中华医学会 组织建设 破茧化蝶 舞动辉煌——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成立-欧洲杯买球网址

破茧化蝶 舞动辉煌——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成立
发布日期:2015-10-23 10:14:34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夏维波 浏览次数:

2014年10月“世界骨质疏松日”前夕,国内外同行云集福建厦门,参加第7次国际骨质疏松和骨研究会议。会议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国际骨骼和骨矿盐协会、国际华人肌肉骨骼研究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联合举办。本次会议收到的稿件学术水平很高,特别是来自中国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回想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几年来的历程,如同一只艰难破茧,在学术的天空中烂漫飞舞的彩蝶,不断成熟、不断跨越,舞动辉煌。

上世纪80年代中末期,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海归”中部分学者带回的信息表明,西方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也随之而至,与老龄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研究热点。他们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未来的20~30年中社会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老龄相关的疾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症也必然会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很多学者将自己在国外的研修方向和回国后的研究重点放在了骨质疏松症上。1988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代谢性骨病学组在成都召开学术会议,与会代表除了来自内分泌专业外,还有来自老年医学、骨科、放射学和妇产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骨质疏松症成为这次会议讨论的热点,构建一个供不同专业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成为大家共同的想法。这也许就是成立“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萌芽。

在此时期,中华医学会之外的一些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学术组织和期刊相继成立和创刊,并召开了学术会议。很多学者逐渐意识到,中华医学会作为代表医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组织,需要承载和推动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学术活动。他们认为,我国在该领域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著,国内学科需要整合,学者间需要合作,需要成立自己的学术组织,力求自身发展,方便国际交流。1993年,上海朱汉民、陈家伦和王洪福教授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骨质疏松协作组,定期召开学术交流活动,从而在1997年催生出了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同期,北京孟迅吾、刘建立、罗先正、黄公怡、周学瀛、徐苓和林守清教授等也在积极活动,成立了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学术会议。与此同时,四川、江苏、陕西等地的骨质疏松学术组织也相继成立,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使全国性的骨质疏松学术组织呼之欲出。

同期, 骨质疏松研究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先后被列为“ 九五” 、“十五”“十一五”和科技攻关课题。卫生部老年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于1998年5月成立了“骨质疏松防治组”。 在此基础上,来自不同专业的16位专家建议成立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此建议得到时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宗淑杰的重视,多次召开医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并征求有关学科的意见,同时要求建议专家陈述分会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建议组专家孟迅吾、刘建立、罗先正、朱汉民、黄公怡、周学瀛和徐苓教授等两次赴医学会陈述,详细阐述了成立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了医学会领导的肯定。

2001年,中华医学会正式向中国科协报送关于申请成立“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文件并获得批准。4月,在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会议,第一届委员会共有37名委员,来自多个相关学科,会议选举孟迅吾教授为主任委员,朱汉民、刘建立和罗先正教授为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宗淑杰、副会长曹泽毅和副秘书长赵书贵等领导在会上对分会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建议,强调分会要加强学科和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多学科的优势。6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内分泌学分会、骨科学分会、妇产科学分会、老年医学分会和放射学分会,共同主办召开了中华医学会第一次骨质疏松学术会议,标志我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14年来,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在孟迅吾、徐苓和廖二元教授3位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的优势,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推广、继续教育和医师培训、临床指南和标准的制定与贯彻,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10年分会被评为“中华医学会优秀专科分会”,2008年分会创办出版了学术期刊《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并于2010年入选统计源核心期刊。2011年,分会组织完成了纪念成立十周年庆典视频《跨越》,对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10年来的飞速发展进行了完美诠释: 破茧化蝶,舞动辉煌。

(致谢:本文的资料收集得到了孟迅吾、周学瀛、朱汉民、黄公怡、徐苓和廖二元教授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年第30卷第19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