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买球网址-欧洲杯投注官网 | >品牌会议 |
“云”聚英才 集“智”精彩——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会议召开 | |||||
|
|||||
11月27-29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特殊形式的学术会议,大会开幕式在上海设立的直播间举行,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道在“线上”汇聚一堂。本次会议共设立9个直播间、1场院士论坛、3场全体大会报告、35场专题发言、11 场卫星会、论文发言339 篇、涵盖耳科、鼻科、咽喉、头颈、听力、小儿、嗓音、护理专场,特别设置了中青年英文论坛、手术视频交流、前沿创新技术交流、5场手术转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会人员热情高涨。经统计,在线观看总人数达20万人次。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中国科学院王正敏院士,中国工程院韩德民院士,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韩东一教授,前任主任委员高志强教授,候任主任委员黄志刚教授等及全国同道参加开幕式环节。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病毒向全人类发出了挑战,全国医务工作者上下同心同力参与战斗,其中耳鼻咽喉科医生也积极投身抗疫行列,抑或坚守阵地,抑或奔赴前线,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在不屈不挠的医疗救援史上,写下了辉煌,矢志不渝以解除患者疾痛为己任。经推荐、分会讨论后,共推选出1位“抗疫突出贡献者”和15位“抗疫先进个人”,在开幕式环节中宣读先进事迹。此外,在此次年会开幕式环节中,主任委员吴皓教授向大家公布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会标。会标呈内外两朵五角花瓣状,其中图标正中分别展示耳、鼻、咽、喉、头颈五个部位,上下分别有分会中英文标识,这也是分会首次正式统一英文全称,英文缩写表示为:csohns。 抓住机遇,促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发展 中华医学会饶克勤副会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心身健康的重点学科之一。近年来,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发展迅速,多学科交叉整合,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为学科发展增添了时代特色,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为疾病诊断提供了更加适宜的技术和手段。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使中国在国际耳鼻喉头颈外科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促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事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许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该领域的疾病防治工作依然存在短板,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加强科学研究和医学转化,加快临床诊疗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加强多学科协作和人才梯队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诊治水平而努力奋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召开学术年会,总结交流经验,探讨学科建设及发展问题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抓住机遇,不断开拓创新,提出更好的发展思路,为促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王正敏院士发表致辞,他表示虽然全球疫情依然严峻,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有力量和信心最终战胜病毒。在疫情之下,依然能以线上这种特殊形式召开各类学术活动,值得骄傲和自豪。他用“了不起”三个字评价此次会议的召开,并期待明年可以和各位同道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世界格局不稳定性,使我们正处在转危为机的关键时刻。” 中国工程院韩德民院士指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学术的发展,线上学术会议的召开使全国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道都有机会参与此次盛会,希望各位同道可以关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学科事业作出贡献。 主任委员吴皓教授表示,这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历史上首次线上召开学术年会,虽然为线上会议,但全国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道依旧热情高涨,并积极参与,体现了分会的精神。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道不忘使命,不仅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在技术创新、转化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也得到良好的发展。 加强创新,将更多的新技术带给患者 “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会议可以使各位同道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有更深的理解,将更多的新技术带给患者。” 吴皓教授在题为“耳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的学术报告中介绍。耳科学发展距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显微镜技术开始应用,使普通耳科手术进入到显微耳科手术的时代;60年代,显微外科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逐步进入到显微神经外科的领域;70年代后,人工听觉植入技术得到发展;到了80年代,以ugo fisch教授为代表的耳科前辈,更开创了一系列关于侧颅底外科术式的技术,直到如今已成熟应用在耳科学领域中。近年来,随着学科的发展,逐步诞生了许多前沿创新技术,如:耳内镜技术、耳科机器人、人工听觉脑干植入、耳聋基因治疗、内耳药物递送等,都值得在未来重点关注。希望耳科同道通过精准医学的技术研发,使基础研究进行临床转化,最后可以实践到临床应用当中去,让这些前沿技术创新,可以提升耳科学诊疗的效果。 小结 近年来,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创新技术和微创治疗的普及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线上”学术会议的形式为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道搭建了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风采的机会,同时为推动新技术、新理念作出了贡献,助力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技术整体提升。(文/任艺)(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第35卷第23期)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吴皓在开幕式上挥动会旗 |
|||||